bbsriver |
2009-10-23 05:08 |
日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以下简称“汉译名著”)全400种由商务印书馆再版。此时,距该丛书出版第一辑已过去27年,距离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在万有文库中收入“汉译世界名著”,则已过去74年。
对大多数30岁以上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汉译名著”是一个铭心刻骨的名字。它意味着一个启蒙时代的开端,充满雄心,满溢理想,让众多重量级的异域智者在中国复活,进而引导因身处思想匮乏的社会而彷徨于无地的人们走上光亮之路。
在我看来,“汉译名著”的最大价值有二:一是象征性的,它让有求知欲的人感到可以触碰“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达到过的精神世界”,进而感觉自己能够成为地道的读书人——只要把这些书都看完;另一个则是实用性的,它第一次构建了大模样的西学译库,桔色是哲学,绿色是政法,蓝色是经济,黄色是历史,读者得以勾绘自己的研阅坐标。此种以封面颜色分类的做法,也暗合中国传统。《四库全书》即以函套颜色划分,经部浅绿,史部红色,子部浅蓝,集部灰色。
事实上,“汉译名著”可说是中国出版史上划时代的“西学东渐”大手笔。此前,中国具有近现代意义、最负盛名的丛书有三:中华书局的四部备要、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万有文库。然而前两者均属国学范畴,末者虽有西学书籍,但多属编译,且无论从质量、规模上,均无法与“汉译名著”抗衡。
在“汉译名著”问世前,中国有三次翻译高潮,其共同特点是均处于社会大转型期——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汉译名著”的出版,或可视作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的开端,也同样处于社会大转型期——起自上世纪80年代初,延续至今。 对身处大转型期的青年知识分子而言(姑且以70后为代表),在思想文化领域常有方向感缺失的危机。旧文化几已断层,即使不断层,也很难独力担当新文化的建构责任;而来自西方的各种思潮、文艺,良莠不齐,缺乏谱系,尚未与中国社会真正水乳交融。此种尴尬状态,可一言概之:旧的吃不饱,新鲜的又没什么味道。
而“汉译名著”的出版,部分消解了上述尴尬,使青年知识分子获得较系统的历史展示,进而编织属于自己的观念之网。宪政共和与自由民主等观念浸入心脾,理性精神与逻辑思维照耀大脑,历史、地理的事实或理论耐人咀嚼,美学、文艺的光芒则让眼睛充满讶异与欢喜。我的一个朋友曾购买“汉译名著”中过半数的著作,他说:“在一个思想匮乏的时代里,艰难地阅读那些半懂不懂的文字,其实是透过一扇并不完全透明的窗子窥视思想者与外界的样貌,从而产生无数想象与变形。这种想象与变形所构成的好奇与误解,使得我这代人当中,很多人走上了思想之路”。这也许就是“汉译名著”开启一个时代的秘密所在:青年人在所阅读的书中找出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然后抛掉一切,不管不顾地走下去。一本书影响一群人,400种书影响一代人。 以今日的眼光看,“汉译名著”虽已接近经典(选目较经典、多数译文较经典),但仍有不少可提高之处,譬如有些书为节译本(如《罗马帝国衰亡史》),有些书并非译自原著而是转译(如《摩奴法典》,丛书是从法译本转译,现已有自梵文原本译出的《摩奴法论》),还有些书存在擅改原文或错译的地方,另一些书在出版前言或译序中存在旧意识形态的套话(如称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唯物主义者和战斗的无神论者”)。此外,尚有不少经典之作未能入选(如《上帝之城》)。 无论如何,即使“汉译名著”在今日的信息社会已略显老迈,我们依旧应当敬佩其把火种引进中国的精神,并且敬佩那些充满理想主义与敬业精神的十年磨一剑的译者。与今日充斥坊间的各种烂译书籍相比,“汉译名著”永远是平民贵族,并且有资格在衣襟绣上这样的话——“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