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转贴]说英雄,谁是英雄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Raul
小劳
级别: 嘉宾


精华: 2
发帖: 4321
威望: 858 点
金钱: 5160 静电币
支持度: 602 点
在线时间:1199(小时)
注册时间:2003-02-26
最后登录:2008-05-30

 [转贴]说英雄,谁是英雄

说英雄,谁是英雄
  “我如果也像一个懦夫那么藏起来,不肯去打仗,那我就永远没有面目见特洛伊人和那些拖长袍的特洛伊妇女了。”(赫克托尔《荷马史诗·伊力昂纪》)
“如果命运女神不让我保护我的被杀的朋友,我宁愿死去。”(阿基硫斯《荷马史诗·伊力昂纪》)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三国演义》
  这是几位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说的话,但这几人都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当然,在民族表层现象之下,其思维理念不同,所以其个人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的体现也不同。但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把成为英雄当作自己的毕生目标,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也无所谓。
  其实哪的人都一样,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在时时刻刻呼唤着英雄。马克思的观点是,杰出人物代表本阶级利益。其实就是说,英雄首先要满足一大部分人的意愿。当然,地域和地域不同,时代也在变迁,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的需求也不同,所以英雄的意义和内涵在不同的人心里就不同了。这种差异,地域和民族带来的影响要大于阶级差异。而且,英雄形象的不同直接反映出个人价值观即人生观的不同,又间接反映出民族的经济文化差异。我们可以就这一点对东西方作一下比较。

  在欧洲人面前提起英雄,他们首先会想到荷马的英雄史诗。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几千年来灿若群星。比如阿基硫斯,再比如赫克托尔。人们可能会忘了哈姆雷特,但绝忘不了这两个人。
  这两个人是战场上的死对头,但在战争中他们同时体现出高贵的英雄品质,而他们同样具有悲剧色彩。首先是赫克托尔。
  赫克托尔明知道特洛伊的陷落是早晚的事,但他不愿退出战争,宁可以一人之力独抗希腊的百万虎狼之师。当他的儿子啼哭于自己的战盔之下时,他已知道自己命不长久。当他面对阿基硫斯愤怒的双眼时,他已知道自己必死于此人之手。但他丝毫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责任,那就是保护特洛伊的人民,于是他毅然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与之相比,另一个英雄阿基硫斯要更可爱些。在他的头脑中,还有友情这种高贵的情感。神谕说他将死在阿波罗的神矢之下,这他早就知道。但当挚友帕特洛克罗斯和成千上万的希腊勇士一起倒在特洛伊城下的时候,他把一切警告抛在了脑后。前面他说的那句话就是对母亲忒提斯说的。大义当前,死又何惧,反正人早晚要死,与其庸碌的死在家里,不如在战场上用年轻的鲜血换来荣耀。真正的男人是为了赢得荣誉而生的。荣誉怎样赢得?用长矛刺进敌人的胸膛就是荣誉!所以阿基硫斯活着的每一天都在疯狂的屠杀特洛伊人。这就是希腊人心中的英雄。贯穿史诗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与倾向。
  中国到底有没有史诗?说法不一。有人提到了《三国演义》,它虽然不是诗,但内容上却有着史诗的性质,宏大,壮丽。与《荷马史诗》相比,同样描述动乱年代的动乱故事,塑造的人物千姿百态,同样是为了歌颂一些东西,所歌颂的主旋律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在中国,类似的传奇和小说有很多,都充满了对英雄的赞颂。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上千人,英雄有几个?用曹操的话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孤耳。”奥?就俩人!辛弃疾又把孙仲谋算上一个。说来说去,全是当皇上的。其他人呢?孔明,“多智之近妖”,也只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关羽、赵云、张辽,勇贯三军,世之虎将,而且都是忠义之士,评价够高了,可论英雄还差得远;张飞、许褚等人(和阿基硫斯一样一样的),都不过是一介武夫;太史慈说了些豪言壮语,给个烈士称号吧;那个骑着赤兔马,英俊潇洒的“人中吕布”吕奉先呢?(别提了!)贻笑后人而已。尽管苏东坡极力赞美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中,樯橹灰飞烟灭。”多帅气!可是罗贯中却给他安排了一个灰溜溜的结局:一个小心眼儿,器量狭隘,气人有笑人无的小人,自己把自己气死了。这恰恰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吞吐天下者,英雄也。就算吞吐天下没成功也算英雄。管你是有军事才能也好,政治智慧也罢,能统领众人成为领袖才行。读书人为什么读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英雄和希腊英雄最大的区别在于,是手下人向前冲,还是一个人向前冲。阿基硫斯们是自己拿着长矛冲锋,他们喜欢一对一的决斗,这样的英雄更单纯浪漫些。而中国的英雄,秦始皇、刘邦项羽、曹操刘备,全坐在大后方(项羽不是,所以他输了),手下人冲锋陷阵立大功,然后都壮烈了,他们就成了英雄。当然,对项羽褒贬不一,因为他智商太低(可能比阿基硫斯还是要高些),或者说,他统御众人的才能不够。
  这种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与东西方的文化背景,甚至地理经济环境都是相符的。希腊从氏族公社时期开始,就已经强调民主、人权、个性,提倡公民大会等等。比如俄底修斯,其实无非是维护了个人家庭与财产,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事到了希腊人那里,雅典娜都站在他一边。所以希腊英雄总是单枪匹马干活。更深一层看,希腊是一个半岛,那时的人们面对汹涌的巨浪,认为冥冥中是命运在主宰一切,感受到了人的渺小,同时产生了一种终身与之抗争的情怀,这就是希腊人的英雄情怀。所以我们看到,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总是为命运所束缚。俄底浦斯如此,俄瑞斯特斯如此,甚至俄底修斯也如此,但他们从不为命运所折服,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体现出他们高华的品格。古希腊悲剧的艺术成就之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悲剧英雄形象的塑造
  而在中国,几千年来强调忠君,大义,要求人们服从命令听指挥,所以最高指挥官才是最牛的。孤胆英雄也只有子龙一人而已。所谓中国式的英雄,都是那些智商和统率力极高,而武力可能不值一提的人。毛泽东大笔一挥,英雄一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全是领袖人物,全是睿智非常,但谁也没有万人之力。而金庸所说的射雕英雄也不是郭靖,而是成吉思汗。
  比较来比较去,似乎希腊人更重视精神的崇高,而中国人更崇尚智慧。希腊人认为神什么都知道,所以你得有良心,良心越大品德就越高,你就越了不起,大家就越崇拜你,你就越英雄。可中国人不大相信命运,他们坚信人定胜天,只要有智者给我们指路就行。神农氏为什么厉害,他教人们种地、采药;燧人氏也是发明了钻木取火呀!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产技术高就能吃饭。所以人们渴望领袖,也有很多人希望自己也成为领袖。中国有名言:“识时务者为俊杰。”提倡在集体中发挥个人智慧。而拿破仑却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他看来,理想和精神是最崇高的。
  再举一对例子,阿迦门农与曹操,都是三军统帅,面对同样的问题:鼓舞士气,稳定军心。他们的做法不同,其结局不同,所体现的价值观也不同。阿迦门农毅然将女儿送上祭坛,崇高到家了,也悲剧到家了。而曹操耍了个小聪明,掉脑袋的事变成了掉头发。阿迦门农赢得了尊重,却激怒了妻子,最终他命丧于妻子之手。曹操呢?首先是军纪肃然,之后大获全胜,后人也无不赞同这种做法。这两个人的鲜明对照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一个是崇高的道德,另一个是近乎狡诈的智慧。这就是两个不同民族心目中的英雄。同样是中国人,赵简子的做法倒有点像阿迦门农,他为了国家吃了亲生儿子的肉。可晋文公不高兴,儿子都能吃,还有什么做不出来?韩非子也不认同这种行为。赵简子要是在希腊,就又是一个万人敬仰的悲剧英雄。
  归纳起来,东方人(特指中国)更崇拜实用主义的智慧英雄,而西方人的英雄是柏拉图式的,道德上的英雄。
  我们回到英雄最初的含义上去,英雄得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在此层面上,中国和希腊恰有一对很相似的人物:后羿和普罗米修斯。同样是为满足老百姓的利益得罪了上天的最高统治者。后羿连射八日;普罗米修斯不但为人们偷来火种,而且跟宙斯极不严肃的开玩笑。结果如何?普罗米修斯被吊在高加索山,除了食肝之鹰再无伴侣,虽然赫拉克勒斯跟他英雄惜英雄,可人家的爸爸就是不放你。后羿比他好不了多少,贬下凡尘,几十年寿命将终,好不容易得了几粒仙丹,还让馋嘴的老婆偷了去。普罗米修斯自然悲剧得很得其所,而后羿这个中国英雄有点不够格,他连“独善其身”都没做到,不过人民依然爱戴他,他依然算英雄。
  说了那么多英雄,在中西方文化中全然不同,有的人生前是英雄,有的人死后是英雄,有的英雄挨骂,有的英雄不挨骂。总之,全过去了。《三国演义》开篇有片《西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个人死了,英雄不英雄没有什么区别。就像今天,我可以一笔勾掉一串英雄。用现代点的词儿说:“说英雄,谁是英雄?”问谁呀?我这几千字把天下英雄褒贬个够,我才是英雄呢!
Posted: 2004-02-28 19:16 | [楼 主]
bbsriver
杀人游戏MVP勋章I 杀人游戏MVP勋章II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52
发帖: 17392
威望: 8730 点
金钱: 7074 静电币
支持度: 19301 点
在线时间:13725(小时)
注册时间:2002-11-21
最后登录:2016-12-22

 

呵呵,不知这个作者是否读过Thomas Carlyle~ 
Posted: 2004-02-28 20:35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狗狗静电BBS - wwW.DoGGiEhoMe.CoM » 哇啦哇啦 Discuss & Talk aloud

沪ICP备05008186号
Powered by PHPWind Styled by MagiColor